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 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精美图片](https://img3m9.ddimg.cn/53/21/23690159-1_h_2.jpg)
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从学理层面还原传奇女性萧红的悲情一生 关于她,原来我们不知道的还有这么多
内容简介:
《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为研究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与生命中的三位男性之间关系的专著。萧红成长的20世纪20、30年代,是东北地区从地方军阀统治转向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的历史时期。年轻时期的萧红因求学而与家庭决裂,遇见萧军后离开东北,而后受到鲁迅提携闻名上海。抗战爆发后和萧军分道扬镳,与端木蕻良结婚,1942年病逝香港。毫无疑问,在萧红短暂的人生历程里,萧军、鲁迅、端木蕻良三个男人对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自从萧红逝世以后,不同的当事人在不同时期对萧红作了带有主观倾向的叙述,甚至附加上了政治色彩。萧红与三人的关系也为后人不断揣测。作者在比对各种萧红研究著作中的说法之后,用相对客观的视野作出了自己的判断。该书进一步完善了萧红生平的研究,对认识她的作品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绪论
章 萧红与家族
一 家族源起
二 祖辈父辈
三 父母、生日及名字
四 身世之“谜”
五 童年经验
六 升学与订婚
七 求学梦的破灭
八 从对立到精神和解
余论
第二章 萧红与萧军
一 初识与狂恋
二 祛魅与还原
三 安家商市街
四 一个南方的姑娘
五 自我命名背后
六 东京与上海
七 上海与北平
八 萧军日记里的二萧
余论
第三章 萧红与鲁迅
一 二 萧与鲁迅夫妇
二 传闻背后:萧红的深层悲剧
三 鲁迅眼中的萧红
四 萧红眼中的鲁迅
五 萧红与延安
六 影响与传承
余论
第四章 萧红与端木蕻良
一 如何可能:关于端木蕻良
二 初识之前的萧红
三 终结与开始
四 “弱”与“恶”
五 悬疑:生前与死后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萧红传记目录
附录二 萧红年谱
后记
作者介绍:
叶君,男,1971年生,湖北省浠水县人,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首届萧红文学奖得主。著有《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萧红图传》(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等,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1941
年
12
月
9
日,被疾病折磨了半年多的萧红躺在病床上,听着太平洋战争的隆隆炮声,情绪凄迷,若有所思地对骆宾基说:“……现在,我已然惨败,丢盔弃甲,我要与我的父亲和解。我的身体倒下了,想不到我会有今天!”并不断强调“我要回到家乡去”。萧红与家族所达成的这份精神和解,也许自创作《呼兰河传》就已然生成。《呼兰河传》的创作无疑是一次精神返乡之旅。
在萧红一生中,萧军毫无疑问是对其影响为深刻的男性。二萧的遇合,带有极大偶然性和戏剧性,但是萧军的出现对萧红而言,在拯救同时,亦给她带来极为深巨的精神苦痛。长期以来,在萧红传记研究中,人们往往过度传说、渲染萧军对萧红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拯救,对两人关系形成先入为主的认知定势,而忽视萧军在另一维度对萧红的雕刻与造就。
鲁迅之于萧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某种意义上,没有鲁迅就没有作为作家的萧红。综观萧红一生,幼年和祖父在一起,以及成年与鲁迅的交往,是少有的两段幸福时光──后花园里的自由无虑和上海滩立地成名的荣光。如果说祖父给了她“温暖”,那么,鲁迅给了她“尊严”。
端木蕻良跟萧红的遇合似乎带有宿命。自决定接纳萧红的那一刻,他就背负起太多恶意看待且无从辩解。几乎从来就没有人从他的立场,体察其接纳萧红所需的勇气和巨大担当,还有深刻的悲悯。这毫无疑问是端木蕻良一生巨大的悲剧。
在众人都急着逃亡之时,骆宾基义无反顾地留下照顾萧红直至其生命终结,亦见出他那令人感动的仗义。只是,经由他之口传出的萧红生命终结前跟他的情感秘密,对萧红的形象和尊严毫无疑问是极大的损毁。逝者已逝,即便有真爱发生,埋在心底又何妨?今天,细究萧红逝前
44
天这无从查证的情感纠葛,对于善良的人们来说,所引起的何尝不是对骆宾基的深深不屑。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萧红,与张爱玲齐名,一代才女,20世纪30年代的洛神,鲁迅*欣赏的女作家!特别是由许鞍华执导,李樯编剧和监制,汤唯、冯绍峰、王志文等主演的电影《黄金时代》(获得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片和**导演在内的五项大奖)上映后,萧红传记铺天盖地,但真正值得品读的作品寥寥。《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对骆宾基、葛浩文、铁峰、季红真等著的几部有代表性的萧红传记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摒弃了观照视野的单一和一些陈旧的观念,力图完整、全面、客观真实地再现女作家的一生。真切的了解这位传奇民国女作家的情爱往事,触摸心灵、澄清讹误、解开谜案!从这种角度来说,读萧红,只此一本便足矣。
书摘插图
绪论
萧红弃世距今已逾七十载。即便浮躁、喧嚣如当下,人们亦不曾忘记那个命途多舛、年仅
31
岁便客死异乡的民国女子。《生死场》《呼兰河传》等经典之作一再翻印出版;关于萧红及其作品的研究,长期以来更是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硕士、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选题热点。然而,不无吊诡的是,人们对女作家人生经历(主要是情感经历)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其作品的关注。萧红应该是逝后出版传记多的现代作家。据萧红研究者章海宁近统计,
1947
年至今已出版中、美、日
35
位作者撰写的萧红传记(包括图传、画传)或传记小说共计
61
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此纷繁的文字叙述不过四五种值得一读。萧红诞辰刚过百年,其弃世后留下的诸多谜案,至今仍是一场场“罗生门”。某种意义上出版的过度让萧红的人生苦难,成为今人精神消费的对象。然而,消费逝者苦难的取向,更体现于近年对萧红一生的影像叙述。在我看来,无论从传记研究,还是出版、传播等诸多层面考量,关于萧红的文字、影像叙述本身就非常值得关注,作为话题,意味深长。下文拟就萧红传记中几部在我看来,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力图对萧红一生的文字叙述做一番梳理与探究。
一
1942
年
12
月
8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准备返回大陆的青年作家骆宾基打电话向端木蕻良辞行,应电话彼端请求留下照顾躺在病床上的萧红。据骆宾基自述,自战争爆发次日晚,他是陪伴萧红完整走完生命中后
44
天的人骆宾基:《萧红小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6
页。。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骆宾基对病榻上的萧红四十多天不离不弃,让他自然成了萧红生命后期权威的见证。同时,出生于
1917
年,小萧红六岁的骆宾基,与病弱女作家的长时间独处,亦让人们自然生出暧昧的联想。萧红逝后,多年来一直有人将骆宾基视为继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之后的第四个重要男人,而将人们暧昧想象坐实的始作俑者是台湾作家孙陵。
1942
年
1
月底,骆宾基和端木蕻良离开香港,取道澳门辗转返回桂林,暂住孙陵位于榕荫路的房子。据孙陵回忆,期间两人发生激烈争吵,骆宾基抖露出萧红逝前端木蕻良的冷漠、移情别恋,以及萧红的怨恨;同时爆料萧红对他的爱恋:“她说她爱我”,“萧红答应病好以后嫁给我”孙陵:《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0
年版,第
19
页。。骆宾基与萧红之间,是否一如孙陵转述存有恋情,旁人已无法确知。但是,近年的资料亦似乎透露出别样信息。端木蕻良在萧红住进思豪酒店后,曾经离开过大约一周时间,几十年来他因此遭人诟病,认为他大有在战乱中抛弃病妻之嫌。但是面对质疑与访问,对于离开原因端木至死避而不谈,对批评亦从不回应。
2009
年
11
月,在端木蕻良逝世
13
年后,妻子钟耀群哭着对来访者说出当年端木是因为“回酒店时发现了骆宾基与萧红的私情”愤而离开,而等愤怒平息到底不忍心丢下就“又回到萧红的身边”章海宁:《萧红画传》,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300
页。。这又似乎是对孙陵所忆情形的佐证。由此,无论萧红对骆宾基的情感取向如何,但可以明确的是,对骆宾基而言,在相处时以及萧红逝世之初,他对其应该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态度。之所以要梳理这层关系,我想说的是,掩藏于骆宾基内心这层对萧红或出之于单方面想象,或已然得到对方回应的事实恋情,决定着他四年后对其进行观照的独特视角。
据《后记》得知,骆宾基《萧红小传》完成于
1946
年
11
月中旬,距传主弃世四年余。这部八万余言的小册子是关于萧红的部传记。对于萧红而言,一个与之存在特殊关系的男性,就这样完成了其一生的初始文字叙述。该书
1947
年
3
月由重庆中原出版社初版,同年
9
月,由上海建文书店初版。《萧红小传》问世后,立即引起人们对萧红的广泛关注,即便在当时内战情形之下,建文书店亦多次再版重印。
20
世纪
80
年代,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和北方文艺出版社分别于
1981
年
11
月、
1987
年
6
月出版了经作者修订后的《萧红小传》。在香港,亦有多个版本的《萧红小传》流传,如
1991
年天地图书公司初版,以及一山书屋复制版根据
1947
年
9
月上海建文书店版《萧红小传》复制。。
直至今日,《萧红小传》仍是萧红研究者之书。之所以流传广泛,跟作者与传主关系的亲近,以及独特的视角有关。作为萧红后逗留于人世的见证者,出于骆宾基之手的文字似乎让人很容易建立起信任感;而那份“准恋人”的观照视角,则在文字里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传主的理解和体察。这是一部明显带有对萧红进行主观解读性的文字。萧红生前不易敞开心灵世界,不愿意谈论自己和家族,即便骆宾基与之有生命终结前的长时间相处,从《萧红小传》所传递出的信息来看,骆宾基对她的了解实在有限。作者明示《萧红小传》里参考了聂绀弩、罗荪、梅林、苏菲、绿川英子、柳无垢、靳以、许广平、丁玲等人在萧红逝后的回忆文章。
或许源于写作时的条件所限,骆宾基无暇对萧红身世作深入的考订(如打听一下她的生日是哪天),抑或,作者更看重表达自己对逝者的理解,从而达成基于爱恋的“一个人的纪念”。《萧红小传》所呈现的关于萧红身世和早年逃婚、落难等重要信息,事后证明或出于臆断,或源于讹传。如书中叙述萧红在初中阶段某年夏天“就退学了”,原因是“家里不让念了”。而更深层的原因是家里给她订婚了。并且认为萧红为逃婚出走北平的追随对象,是“一个姓李的青年”,“据说是法政大学的学生”骆宾基:《萧红小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3
页。。随着萧红研究的深入,萧红及其家族更多信息得以确凿考订,证实骆宾基关于萧红订婚的说法不过是讹传;而其出走北平的追随对象,骆不过是在当时给了萧红巨大帮助的朋友李洁吾和怂恿其出走抗婚的表兄陆哲舜之间“陆冠李戴”而已。问题在于,由于《萧红小传》是关于萧红一生相对完整的初始叙述,极其容易对关注萧红的读者形成难以改易的原始认知。关于萧红的订婚对象,流行于
20
世纪
80
、
90
年代的“王恩甲说”,或许初便源于此。事实上,萧红未婚夫汪恩甲之父只是哈尔滨的一个小官吏而已,并非显赫的军界人物。
《萧红小传》虽是对一个早逝女作家生平不无随意性的简述,但是,叙述者那基于宏大叙事的立场却非常分明。萧红早年的“抗婚”之举,作者委婉上升至“反封建”的高度,而似乎刻意忽视在今天看来萧红出走北平背后更具个人性的诉求:读书。在去政治意识形态化解读的今天,萧红的这一动机愈益得到认可。书中叙述萧红之死时,明确冠以“她掷下了求解放的大旗”骆宾基:《萧红小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02
页。这样的标题。毫无疑问,《萧红小传》也为后续萧红传记作者对其生平和创作进行过度政治意识形态解读开了先河,在骆宾基这“反封建”、“求解放”的基础上,进而明确发掘萧红身上“进步”、“革命”、“左倾”等品格。而观照视角的单一化,直接导致建国后几十年间对萧红固有文学价值的严重低估。
我认为《萧红小传》重要的价值,或许在于骆宾基对萧红女性意识萌生,以至成型过程的描述。具体体现在第
19
章“萧红思想的成型”与第
25
章“还不只是从属性”里。在骆宾基的文字里,有一个男作家对一个卓越的女性同行在男权社会的遭际,及其内心苦痛的体察与知解。我更倾向于将之解读为当时年仅
29
岁的骆宾基对萧红发自内心的爱意的体现。这份爱意或许是敬爱、怜爱,但或许也就是基于恋人视角观照的表征。体察萧红作为女性的悲苦并细致道出,以我所见,在萧红诸多传记作品中,似乎也就以《萧红小传》为完整、强烈。这与其归之于后续传记作者视野的局限,不如说是其内心是否对萧红葆有一份真爱使然。然而,与那不甚明显的宏大叙事视角在后来被一味发扬以至极致化不同,骆宾基这份基于女性立场的体察,在建国后数十年关于萧红的文字叙述里却几近消失,代之以赤裸裸的男性话语霸权,直至近年才有所改观。
值得注意的是,初版《萧红小传》以及再版正文,对萧红与萧军、端木蕻良前后两段情感纠葛的叙述,基本上持有一份客观立场。没有刻意美化萧军,亦不曾着意贬低端木。对于萧红生命中两个男人的进退,骆宾基只是平静表述为“在人生的进途上,和一个相遇和另一个分手”同上书,第
73
页。。而萧红与端木蕻良始终遭人诟病的结合,在骆宾基的叙述里,明显出于萧红的主动选择,而并非端木那极尽谄媚的追逐。当年萧红送给端木那根小竹棍,在作者看来“有所象征”骆宾基:《萧红小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76
页。。对比后人对萧红前后两段情感经历的叙述,骆宾基的文字显然要客观、公允多得。
端木蕻良“秘密飞港”后,离开了重庆那个熟悉的朋友圈子。在香港时期的生活留下的文字记录相对较少,近年才稍稍丰富。《萧红小传》另一巨大价值,自然体现在骆宾基以见证者的身份记录下萧红弃世前的言行、状貌,为人们了解萧红生命后期的思想,以及生存状态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认知可能。书中收录了两篇以明显的文艺腔记录下的萧红“谈话录”。日后有人以萧红当时的现实情形(喉咙插管),质疑骆宾基文字叙述的真实性。但是,关于萧红生命后期的情形,实在鲜有记录,人们还是无法绕开骆宾基的文字,对此,我基本不怀疑其叙述的真实性。而叙述的文艺腔调,我更愿意视为那是年轻的作者在萧红逝后,表达其爱恋与伤痛时的不自禁选择。因为,那份爱与伤痛的生成,距离文字叙述当下不过四年多。可以想象,如果时日稍长,骆宾基仍有冲动叙述萧红的一生的话,应是另种面貌。时间不是将爱与伤痛变得淡漠,就是将之彻底抚平,了无痕迹。正如我们见不到跟萧红生活了六年的萧军,生活了四年的端木蕻良关于萧红稍稍完整的文字叙述。或许他们也有对于爱与伤痛的别样表达,但骆宾基不是。在我看来,骆宾基关于萧红生命终了的文学性叙述并不矫情,相反,可以读出那份文艺腔背后的真诚。
萧红逝后,骆宾基和端木蕻良在桂林因萧红而起争执,几至绝交。而据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同在北京市作家协会的同事回忆,两人交恶几十年。机缘巧合,萧军亦供职北京市作协。逝者已逝,却正如刘心武感叹的那样:“三位跟萧红全有过刻骨铭心爱情的男士直到晚年也不能和谐。”刘心武:《萧红的魅力》,《读者俱乐部》
2008
年第
12
期。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骆宾基晚年将大半生对于端木蕻良的恶感,借对早年撰述的萧红传记的修订之机告白天下。
1980
年
6
月初,年逾六旬的骆宾基在《萧红小传》“修订版自序”里,述及与端木的简单交往时,罔顾端木与萧红举行过正式婚礼的事实,将其定位为萧红的“同居者”。更重要的是,他着意强调端木蕻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病榻上萧红的遗弃。
20
世纪
80
年代,萧红渐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热点之一。骆宾基那些明显出于发泄个人恩怨,带有个人情绪的话,无疑加重了人们对端木蕻良的恶感。事实上,前文提及萧红进入思豪酒店后,端木确曾离开过一段时间,但是,将之夸大为一去不返,由骆宾基个人陪伴萧红直至生命终结,大量材料证明此说全然不顾事实,而且,也与《萧红小传》正文叙述相矛盾。某种意义上,这篇序言也更加引发读者对萧红情感经历的关注热情。与初版对照,
1981
年版《萧红小传》正文内容的改易倒并不明显,多数只是订正一些讹误和不确,一些判断更具弹性。
但是,类似《萧红小传》修订版序言,骆宾基晚年以萧红为媒介对端木泄私愤(这私愤当然很大程度上也是因萧红而起)之举,亦时有别样体现。
1977
年
3
月
21
日,他曾在致友人信中确认浅水湾是萧红衣冠墓之说。丁言昭:《萧红传》,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82
页。据端木回忆,骆宾基应该是将萧红部分骨灰埋葬浅水湾的共同参与者,而且,
1957
年这部分骨灰被发掘迁至广州银河公墓,现场所有人都见证了骨灰的存在。何以二十年后骆宾基全然不顾已经确认的事实,并以亲历者之一的身份来发表违心之论?
因与萧红所存有的特殊关系,骆宾基的意见,更给力图穷究真相的萧红研究者们带来巨大困惑。一个作家晚年极其不负责任的言论,让人自然对其人品生出质疑。而这份质疑随即影响到对《萧红小传》所发布的有关萧红重要信息的采信。该书修订版面世之后,新中国成立前的版本已不易得见,而且繁体、竖排对于
80
年代的年轻读者来说已成阅读障碍。人们对萧红的了解,自然更多依赖于《萧红小传》修订版。该书始终存在的一些史实讹误,以及撰述者的情绪偏见,亦随之流传。萧红生平的初始文字叙述就这样沦变为传主生前情感世界里两位男性的一场恩怨纠葛的发泄。这不能不说是萧红弃世后更大的悲剧,令人唏嘘。直至今日,对于想了解萧红的人们来说,《萧红小传》已成一个美丽的诱惑,而萧红生命终了,这似乎是的见证。但是,采信于之,却又需极其审慎。我不得不将其归之于作者的人格缺憾。
骆宾基对端木蕻良的“恨”,是否源于对萧红的“爱”,旁人无从得知。但是,《萧红小传》出之于主观叙述视角却是昭然。
20
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从事萧红传记研究的美国人葛浩文在此后长达数十年的持续关注中,私下谈及观照萧红的热情,多次不讳饰地述及,他视萧红为隔着时空的“情人”。至于葛浩文之于萧红研究的意义,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如果没有葛浩文这个美国人,那么台湾读者就不知道中国曾有一个叫萧红的女作家。”章海宁、李敏编著《萧红印象·书衣》,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139
页。事实上,大陆现代文学研究界对萧红的关注以至重视,亦更有赖于葛浩文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萧红评传》中译本的传入。
1979
年
8
月,葛浩文在该书《中文版序》末尾不无谦虚地写道:
我不敢说是我“发现”了萧红的天分与重要性——那是鲁迅和其他人的功劳,不过,如果这本书能够进一步激起大家对她的生平、文学创作,和她在现代中国文学上所扮演的角色的兴趣,我的一切努力就都有了代价。[美]葛浩文:《萧红评传》,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
页。
《萧红评传》是首次针对萧红的生平与创作进行系统学理性探究的成果,在我看来是对萧红的另一种初始性叙述。而著者的异文化背景内在决定了其观照角度和所持立场。在萧红生平和传记研究上,葛浩文的开创之功,得到一致公认。直至今日,对于萧红的学术性探究,仍无可规避地从这本书开始。《萧红评传》影响巨大,自问世至今有多个版本流传,如美国印第安纳杜尼公司版(
1976
,书名为《萧红》)、香港文艺书屋版(
1979
)、台北时报出版公司版(
1980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版(
1985
)、香港三联书店版(
1989
,书名为《萧红新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版(
2011
,书名为《萧红传》)。
在
20
世纪
60
、
70
年代,葛浩文应该是海外以学术方式全面开展萧红研究的人。同时代中国大陆从事萧红研究的铁峰、陈隄等人,对一些问题不时流露出臆想和武断,相较之下,葛浩文在对待一些悬疑问题时,其观照和表达方式,全然基于西方学术的理路和训练方式,往往一个看似平常的结论背后,却辅以大篇幅的注释。将各种不同的观点罗列出来,如果材料还不足以支持得出明确结论,就只是将问题存疑。《萧红评传》在中国大陆传播,很大限度上是对当时铁峰、陈隄等人武断结论的纠正。如萧红未婚夫是“李姓青年”还是“汪殿甲”的问题上,葛浩文对骆宾基、铁峰的看法多有保留,基于当时材料所限,不敢贸然得出结论,经过一番分析之后弹性作结:“总而言之,像萧红其他的谜一样,这问题还没完全解开,但是整个的事件对萧红生活之不幸的影响显然是公认的——她是第二次被男人所伤害,更加重了她的挣扎心态与对‘重男轻女’思想的反抗。”[美]葛浩文:《萧红评传》,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6
页。今天的研究早已澄清,萧红未婚夫既不是“李姓青年”,也不是“汪殿甲”。葛浩文对枝节的审慎,以及对问题本质结论的自信,可以看出其良好的学术素养以及严谨的态度。
而在
80
年代初,面对萧军、陈隄、方未艾、蒋锡金等人在萧红身世上爆出的甚嚣尘上的“养父说”,葛浩文在注释里罗列了陈隄所凭之据,并摆出其结论:“这些都说明萧红不是张廷举的亲生女,应是确定无疑的了”之后,表达其质疑:“笔者却认为还有可疑之处。”同上书,第
17
页。可见,葛浩文在没有足够证据的前提下不贸然结论,但也不遮蔽不同观点的存在,而对枝节问题的背后,其看法往往一针见血。“养父说”刚起,葛浩文就认为,萧红身世之“谜”将来是否有解开的可能性不得而知,很难断定谁是谁非,但“这个问题对萧红作品研究有着它的重要性”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创作通讯》
1981
年第
4
期。。稍后,在《萧红评传》里他解释道:“它‘重要性’似
媒体评论
萧红写过很多故事,本人也有很多故事。关注萧红者,或关注其所写的故事,亦可关注其本人的故事。萧红一生形迹是一部大文本,其爱恨、出处、荣辱、生死等确实应研究。观萧红一生,可知其人得失,亦可知时代变迁,对今日亦尚有益。据叶君先生统计,1947年至今中日美学者所出萧红传记计有61种,洋洋大观,然而大都集中于萧红的情感纠葛,且演绎颇多,故可观少,读者亦以窥探名人八卦心态待之。叶君睹此而心生愤慨,作《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本实事求是之精神,悉究萧红与其家族、萧军、鲁迅、端木蕻良之关系,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去加其身之污名,是正名之作也,有功于萧红、其家族、萧军及端木矣。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青年批评家刘涛
该书*的特点是,既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又有极强的可读性,立足生命经验,呈现并透析萧红生命中重要的选择与转折。与此同时,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虽然研究萧红多年,仍能保持客观的立场,从独特的视角完成了一次对萧红的还原与完型。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张晓琴
叶君教授的新作《萧红和生命中的他们》是在他的萧红传的基础上的再研究。叶君秉持了“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传统,在考据方面下了极大的功夫,对萧红的传记资料以及旁及的书信、日记等信息进行了全面而精细的爬梳,对每个有代表性的传记进行了恰如其分的点 评,厘清了萧红生命中一些重要的、纠缠不清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理解和诠释传递了叶君的人文情怀和世界观。钱穆说对历史要有“温情的敬意”,我以为这是我们开启历史现场的钥匙。设身处地地理解一个人比恣意地评判一个人要更为困难。因为评判别人我们往往依据的是自己的立场、道德、知识和情感方式,而要真正理解一个人必须走近她身边,返回她的时代,甚至蹲下来,闻一闻当时泥土和野花的气息。叶君的写作在如何想象女性、如何为女作家作传上具有范式意义。考据是义理的基础。有了清晰的梳理、详尽的史料,我相信随后的萧红作品的解读和研究也会被推进 到一个更新更高的水准。萧红的文学成就将会得到更加清晰的评估,萧红的文学遗产必将与张爱玲一样被后世更多的作家们继承。这是当代文学的福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 申霞艳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少量广告(105+)
- 体验满分(313+)
- 盗版少(584+)
- 不亏(171+)
- 微信读书(333+)
- 傻瓜式服务(668+)
- 字体合适(340+)
- 情节曲折(638+)
- 服务好(420+)
- 内容完整(222+)
- 差评(516+)
- 经典(407+)
下载评价
- 网友 冯***卉: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后***之: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冯***丽: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饶***丽: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丁***菱: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马***偲: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喜欢"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的人也看了
JAZZ(ISBN=9780679765394) 英文原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颅脑外科影像图谱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用微软Excel创立金融模型:投资专业人员指南Building Financial Models with Microsoft Excel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军队文职考试中公2021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业辅导教材:管理学+管理学考前冲刺试卷(套装2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荒谬的真实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古典美文绘本:田忌赛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细胞生物学精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焊条电弧焊轻松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数学女孩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百年百部美绘注音版 小学1-2年级阅读指导书目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卓越领导的思维方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中国紫砂文化(经典文化系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按需印刷The Nunes Family Cookbook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Go语言极简一本通:零基础入门到项目实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购买自己的别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部编版阅读套装(七年级下):名人传+居里夫人传+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山海经+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三大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Good Night, Little Bear (Little Golden Book) 晚安,小熊 (金色童书) ISBN 9780307986245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22健康日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申论(修订版)——中央、国家机关及各省公务员考试辅导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金文人名汇编 吴镇烽 编撰 中华书局【正版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