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刑事诉讼史 法律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欧陆刑事诉讼史 法律出版社精美图片
》欧陆刑事诉讼史 法律出版社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欧陆刑事诉讼史 法律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976888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8
  • 页数:757
  • 价格:115.3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时期为线索,将欧洲大陆刑事诉讼制度变迁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刑事诉讼,13至17世纪,17世纪后期与18世纪,以及法国大革命后的刑事诉讼等。

原书篇幅近千页,堪称旷世巨著,作者笔力雄浑、视野广阔,研究范围涵盖原始日耳曼法、罗马法、中世纪教会法、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欧陆诸国刑事诉讼法等,为读者全面、深入地展现了从欧洲古代以来的刑事诉讼制度变迁历史。

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刑事诉讼制度的起源发展,是研究刑事诉讼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书籍目录:

绪论部分早期刑事诉讼

第一章刑事诉讼的多种类型

第一节刑事诉讼的三种类型

第二节弹劾式诉讼制度

第三节纠问式诉讼制度

第四节混合式诉讼制度

第二章罗马刑事诉讼程序

第一节一般特征

第二节早期法庭

第三节关于“Quaestiones”

第四节承审员

第五节“承审员”与现代陪审员之比较

第六节罗马诉讼的弹劾性质

第七节欠缺一般刑事制度的影响

第八节审前规定

第九节初步调查

第十节审判

第十一节帝国时期的变革

第三章原始日耳曼刑事诉讼法

第一节一般特征

第二节司法权

第三节决斗审、神明裁判、辅助宣誓人

第一部分法国刑事诉讼史(13~17世纪)

导论编演变的一般特征

第一节法国刑事诉讼程序的三大渊源及其演变

第二节双重趋势;对被告的保障;社会保护;古典学派和现代学派

第三节当代程序的特点;民事司法和刑事司法的统一

第四节职能分工——刑事司法组织遵循劳动分工的原则

第五节刑事管辖权的划分

第六节对各类人士和各种罪行的管辖权

第一编中古法国的刑事司法管辖

第一节中古法国司法机构的阶段变迁:民事司法和刑事司法合一

第二节法院的区分:世俗裁判权和宗教裁判权

第三节王室司法管辖的发展

第二编程序

第一章封建法院的弹劾式诉讼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指控

第三节证据理论

第四节现行犯

第五节基于怀疑的逮捕

第六节国家调查

第七节未决羁押与保释

第八节拒绝出庭应诉

第二章纠问式诉讼的起源及其发展(13~14世纪)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教会刑事诉讼

第三节国家公诉雏形在13世纪的诞生

第三节之一相同点:告发

第三节之二相同点:14世纪世俗审讯

第四节刑讯逼供

第五节检察官

第六节最终变革——“普通程序”和“特别程序”

第三章法令下的法国刑事诉讼(15~16世纪)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1498年法令》与《1539年法令》:16世纪的刑事诉讼

第三节君士坦丁、迪穆兰和皮埃尔·艾罗对《1539年法令》的批评

第四节16世纪的刑事诉讼程序与三级会议

第二部分刑事诉讼历史(17世纪后期与18世纪)

第一编法国的《1670年法令》

第一章《1670年法令》的起草

第一节法典编纂计划:科尔伯特、皮索尔、路易十四

第二节议会成员的请愿书

第三节科尔伯特的计划:司法委员会;初步人选

第四节高等法院的责任

第五节法案的讨论:拉穆瓦尼翁与皮索尔

第二章《1670年法令》规定的诉讼程序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管辖权规则

第三节程序

第四节司法保留和国王的令状

第三章证明理论

第一节习惯法中的证明

第四章《1670年法令》对执法的影响

第一节法令规定的程序

第二节法令的实施情况

第三节司法中持续存在的缺陷:金钱问题、书面程序

第四节法令的影响和财政对于执行法令严格规定的效果

第五节对法令的评论

第二编欧洲刑事诉讼概览

第一章其他国家的刑事诉讼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意大利

第三节西班牙

第四节德国、荷兰

第四节之一德国刑事诉讼程序附录:15~18世纪

第五节英格兰

第二章17世纪和18世纪的刑事诉讼与公众意见

第一节17世纪的刑事诉讼接受度

第二节18世纪的哲学运动

第三节孟德斯鸠、贝卡利亚和伏尔泰作品中的刑法

第四节18世纪法学家的观点

第五节达格索的改革

第六节改革精神的进步

第三部分法国大革命后的刑事诉讼史

第一编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律

第一章《1670年法令》的修改

第一节《1788年法令》

第二节《1789年请愿书》

第三节受制宪会议影响的第一次改革·1789年10月8日至9日法令

第二章中间时期的法典

第一节陪审程序起源:1791年9月16日和29日的法律

第二节制宪会议对法案的讨论:新旧原则间的争斗

第三节共和四年雾月三日《犯罪与刑罚法典》

第三章共和九年的法律

第一节共和九年雨月七日的法律:侦查法官·公诉人制度的再造·预审制度的变化

第二节审判陪审团:政治激情·盗匪

第三节共和九年雨月十八日的法律:特别法庭·“重罪”法庭的复辟

第二编法国1808年《重罪审理法典》

第一章《刑法典》的起草

第一节《刑法典》的起草·陪审团与《1670年法令》

第二节优选法院与上诉法院的“观察意见”

第三节刑事法院的“观察意见”

第四节陪审团与公法学家

第二章议会对陪审团的质疑

第一节议会关于刑法典草案的第一次讨论·讨论工作的中断

第二节讨论工作的恢复:大陪审团的废除及小陪审团的保留

第三章《1670年法令》与《重罪审理法典》中的革命性条款

第一节检察官和预审法官的分权

第二节预审中的文书与形式

第三节审前程序:自由心证

第四节特别法庭

第五节一事不再理、保留的司法权、恢复与修正

第四章法国1808年《重罪审理法典》后的刑事诉讼

第一节立法与司法裁判

第二节审判程序的变革

第三节预审的变革

第四节改革计划

第五节最近的立法

第三编1800年后其他国家的刑事诉讼

第一节比较法的重要性:两大法系(1)结合纠问制与弹劾制;(2)源于英国法的弹劾制

第二节域外各国的立法

第三节欧洲法律体系下起诉、预审、审判的主要特点

附录

附录A刑事诉讼的科学文献

第一节刑事诉讼科学文献目前的两个时代:法国1808年《重罪审理法典》颁布前后

第二节第一时期(法典之前)的作者:评注者、实践者与先驱者

第三节第二时期(法典之后)的作者:意大利、法国与德国

附录B大陆法证据制度史

第一节思考证据时必须采取的三种视角

第二节证据制度历史演进的四个阶段

第三节两种主要制度:法定证据与自由心证

第四节法定证据制度的起源

第五节四种证明方法;犯罪事实的证明;罪责的证明

第六节证言证明

第七节书证证明

第八节推定

第九节近因迹象

第十节远因迹象

第十一节法国古代刑法中的法定证据

第十二节自由心证制度的起源

第十三节自由心证是“陪审团心证”

第十四节法定证据制度的消亡

译者名单

译后记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阿德玛.艾斯梅因(Adhemar Esmein,1848.2.1-1913.7.22),有名法制史学家、宪法学家。出生于法国夏朗德省图韦拉克,1875年首次获得教职,随后在杜埃、巴黎任教。此后,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人文政治科学院院士。第一译者简介:郭烁,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学者”,美国康奈尔大学访向学者。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历史时期为线索,将欧洲大陆刑事诉讼制度变迁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刑事诉讼,13至17世纪,17世纪后期与18世纪,以及法国大革命后的刑事诉讼等。原书篇幅近千页,堪称旷世巨著,作者笔力雄浑、视野广阔,研究范围涵盖原始日耳曼法、罗马法、中世纪教会法、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欧陆诸国刑事诉讼法等,为读者全面、深入地展现了从欧洲古代以来的刑事诉讼制度变迁历史。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刑事诉讼制度的起源发展,是研究刑事诉讼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书籍介绍

本卷主体的第一部分专门论述了13 ~ 17世纪法国刑事诉讼史,这一部分述评了法国刑事诉讼发展的一般特征,是一项极富价值的概述。作者通过论证当今法国刑事诉讼属混合制而非严格纠问制,是漫长的法律演变和特殊立法的结果,从而以一种清晰、有趣的方式将过去和现在相连。

其后,作者详述了法国早期刑事诉讼。该诉讼程序具有彻底的弹劾制特征,并与封建时代法院相关。博曼努瓦、各种封建习惯的集合,连同法国和德国占主导地位的现代权威,都被用作论证这一封建时代程序重要特征的论据。接下来,作者论证了法国从弹劾制向纠问制过渡的历程,并特别强调教会的影响以及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皇室权力的发展。刑讯逼供的引入和秘密审讯的出现被认为是新制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作者还生动概述了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的刑事诉讼程序,如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荷兰及英国。

艾斯梅因著作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涉及大革命时期的刑事诉讼立法和拿破仑时代颁布的1808年《重罪审理法典》。书中生动地描述了《1789年请愿书》中对旧程序的抨击,以及制宪会议所做的第一次改革尝试,并且很好地展现了陪审团审判的倡导者和改良纠问制的支持者之间的争论。这场争论最终以妥协告终:经过拿破仑的国务委员会和帝国的主要法学家们的长期辩论和研讨,一种混合了弹劾制与纠问制的诉讼制度被付诸实施。在阅读过长篇的法国刑事诉讼史之后,读者的注意力将被转移到1800年以来世界其他国家的刑事诉讼之上。这是对整个现代刑事诉讼领域的宝贵且富有条理的回顾,这一部分恰当总结了欧洲刑事诉讼,同时强调了现代法律思想的体系分类和国际性。

书末的两个附录巧妙地将史料和观点融为一体,并合理地运用了比较法方法。附录A是对中世纪以来的刑事诉讼文献回顾。以1808年《重罪审理法典》出台前后为分界线,这些作者被划分为两类,并按照作者不同的特点、贡献或国籍作出进一步细分。附录B则很好地概述了欧洲大陆证据制度史,将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清晰地划分为家族化、宗教化、法定化和科学化四个演进阶段,并区别了不同的证明制度和证明方法。

这样一本内容如此全面、比较方法如此娴熟的著作,不仅法学专业的学生,甚至历史学的学生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发。读者可以了解到刑事诉讼是如何从罗马、日耳曼和基督教的元素和思想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改革的精神在中国随处可见,并将为刑事诉讼法带来重要的变化。在开启这些改革之前,我们应当对现有制度进行广泛的比较研究。为此,我们必须阅读诸如本书这样的著作。艾斯梅因的文字,必将有助于我们对刑事诉讼法形成一种世界性的、超越国别限制的认识,从而摆脱狭隘的民族偏见。正如王静安先生曾感叹说:“学之义不明于天下久矣!今之言学者,有新旧之争,有中西之争,有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之争。余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无缺页(599+)
  • 无多页(478+)
  • 书籍多(149+)
  • 已买(649+)
  • 体验差(454+)
  • 书籍完整(457+)
  • 图书多(559+)
  • 一星好评(335+)

下载评价

  • 网友 石***致: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游***钰: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詹***萍: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隗***杉: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菱***兰: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林***艳: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曾***玉: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步***青:

    。。。。。好

  • 网友 冯***卉: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随机推荐